新冠病毒可通过飞沫、粪口、接触和气溶胶四种方式传播,由于公众防护意识加强,外出基本戴口罩,降低了飞沫传播的可能,但另外三种病毒传播渠道在公共卫生间却最为常见。那么针对公共卫生间防疫,管理者需要做哪些防护措施?
完善公共设施,实现公共卫生间防疫升级。如冲水设备、供纸设备、皂液器、水龙头等换成自动的,减少接触,降低交叉感染风险。
做好公共卫生间保洁维护工作。马桶、蹲便器、小便池、洗手台、厕内地面、垃圾桶等定时打扫,使其保持干净整洁的状态。除此之外,公众需直接接触的,如门把手、门锁、手动式水龙头等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,需及时擦拭消毒,防疫无小事。
做好公共卫生间环境消杀防疫工作。除了对地面做一些消毒处理,还要对所有公众能接触到的东西进行消毒,有条件的情况可提供空气消毒设备,加强公共卫生间内空气流通,预防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。
加强公共卫生间废弃物管理。公共卫生间厕格里的垃圾桶会增加厕格内的异味,还会增加细菌病毒传播的可能性,密封带盖感应式垃圾桶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。
加强公众个人防护意识,共同防疫。除要求进入公共卫生间前戴口罩、测体温、出示健康码外,管理方还应提供充足的手部消毒设备,引导公众接触公共设施前后均及时手消毒。
做好以上公共卫生间防疫管理措施,共创公共卫生间安全如厕环境。